分享按钮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资料库
比较研究
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
社会组织
商会协会
政府治理
政策法规
  学术通讯
首页学术动态
熊鸿儒: 从创新调查看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的特点及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来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本报告对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归纳了当前企业创新的进展情况和主要问题。我国企业创新已进入规模提升、形式丰富、潜力强劲的快速发展期,呈现出多个行业并发、多种类型并举、多数企业家重视的良好局面。但同时,创新的企业仍是相对少数,创新效果难以凸显削弱了企业创新动力,创新表现的差距在内部、外部都较大,总体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进入爬坡、攻坚阶段,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匮乏、成本居高、开放合作不足的多重挑战。为此,政府必须正确、高效地发挥作用——既要在创新治理体系中破除资源配置扭曲,也要在营造创新生态环境中帮助企业补足短板,不断壮大创新群体,提升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调查 企业创新 创新活力 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既是反映我国创新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指标,也是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执行效果的重要参考。本报告利用国家统计局2015年开展“全国企业创新调查”1的统计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特点、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企业创新活动已初具规模

  
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追赶为我国企业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新常态以来,开展创新活动2的企业数量和比重有了大幅提高,尤其体现在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领域。同时,多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并举,创新的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新一代企业家也普遍重视创新的作用。

  (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有所提升

  2013-2014年间,调查64.6万家企业中有26.6万家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41.3%。这与十年前的规模相比,有了大幅的提升3。如,工业领域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从十年前的28.8%增长到了46.8%,小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也从十年前的25.2%跃升到了43.1%。

  企业创新活跃度高的领域大多分布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调查显示,在创新活动超过1000家企业的行业中,创新企业占比超60%的行业包括仪器仪表,医药,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软件和IT服务,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

  (二)多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并举

  当前,我国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的企业比重分别达到18.7%、20%、27.9%和25.8%。这表明企业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提升管理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拓展了创新范围。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内部研发(占56.8%)和购置机器设备、软件(占51.3%)之外,企业也注重相关培训(占45.4%)、市场推介(占24%)等创新活动,致力于提升吸收能力和市场能力。

  (三)创新的信息来源趋于多样化

  过去我国企业创新以跟踪、模仿为主,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一些国外同行或国际机构,导致原始创新不足、创新层次不高。如今,客户、高校及研究机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互联网以及企业(集团)内部等都已成为创新信息的重要来源,创新潜力大幅提升。

  (四)新一代企业家崛起,多数重视创新

  企业家群体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50岁以下的中青年企业家占比接近八成(77.4%);在一些高技术或新兴产业领域,30岁以下企业家占比超过15%。学历方面,拥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占比达81.9%,在有创新活动的大企业、国企及高技术行业中该比重均超过了90%。

  多数企业家重视创新的作用。调查显示,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企业家占比达25.9%,认为“起一定作用”的占比达59.4%。

  (五)创新直接带动了新产品的市场扩张

  2013-2014年,实现产品创新的工业企业100%都有“本企业新产品”,62.2%的企业有“市场新产品”,21.7%的企业有“国际市场新产品”4,新产品的市场扩张成为当前企业创新的直接成效。同时,我国企业2014年的新产品销售总收入超过了23万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3.1%。

  二、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创新差距较大

  
尽管企业创新规模有所提升,但考虑到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企业的总体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与一些创新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创新效果的不突出抑制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国内不同类型、不同部门间的创新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创新活跃度仍然不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2013-014年,我国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虽已升至41.3%,但仍低于欧盟27国2008-010年52.9%的平均水平。类似地,我国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比重仅26.9%,也低于德国的55%、日本的27.5%和韩国的37.2%。

  创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果也相对落后。与德国相比,2014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费用支出强度仅1.58%,远低于德国的4.5%;技术创新实现度5和收入贡献率也不高: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创新实现度为26.1%,不及德国的43.8%;我国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为14.5%,也不及德国的23.3%。

  (二)企业创新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抑制了创新动力

  创新对于企业当前的利润贡献十分有限。调查的37.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014年的总体平均利润率为6.22%,其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仅6.28%,没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09%——开展创新的企业并不比未开展创新的企业有明显的利润增值。这可以部分解释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也说明很多企业尚未真正进入到完全依靠创新脱颖而出的发展阶段。

  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除了创新投入的效果显现可能会有滞后性之外,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创新水平不高、创新风险较大以及获取创新收益的外部环境有关。首先,企业创新水平不高,低端创新居多。多数企业或缺乏原始创新,或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或关键技术、基础元件受制于人,导致创新活动的低水平、高成本、低收益并存,企业不得不面对产品附加值小、市场认可度低、沉没成本和转换成本高等问题,“后发劣势”远大于“后发优势”,创新的利润贡献自然十分有限。其次,受此次调查对“创新活动”的指标界定6影响,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高失败率在调查企业样本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显现;尤其对创新能力积累不足的后发企业而言,投入创新不一定能顺利获取高收益。再次,创新效果难以凸显也会受到当前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影响。如,一些企业仅靠非市场化手段占据垄断地位、甚至违规侵权就能获得收益,而其他一些创新的企业反而受制于不公平竞争或创新成果被违规“抄袭”,应有的创新收益也难以显现,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此外,过去一些市场机制的扭曲也会降低创新活动的潜在收益。

  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家对创新必要性的认知。调查显示,有14.6%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不起作用”,这一比重在一些传统行业更高。与此同时,此次调查了阻碍当前企业技术创新的12项因素,其中企业选择“没有创新的必要”的比重高达18.3%,是仅次于人才匮乏的第二大阻碍因素。此外,当前许多传统产业中的企业还面临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经营压力,导致对创新甚至无暇顾及。

  (三)国内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创新表现差距较大

  小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和创新效果均不及大企业。以工业领域为例,作为创新活动主力军的小企业(占比72%)的许多创新表现均显著落后于大企业(占比仅5.8%)。如,小企业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的比重仅29.6%,而大企业高达75.3%;小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比重达15.3%,而大企业仅为7.7%;小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仅4.8%,而大企业高达22.1%。此外,小企业中开展创新合作的比重仅21.9%,也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的62.9%。

  国有、集体企业的创新动力相对不足,创新成效也不及私营、外资企业。国企中缺乏创新动力的企业比重近20%,高于私企的14.3%。国有、集体企业中同时实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企业占13.8%和6.6%,落后于私企16.9%、外企23.2%的水平。这种差距与部分国企所占据的创新资源和优势地位并不相称,也与一些领域管制过多、竞争不足有关。

  服务业创新水平整体相对落后。缺乏创新动力的服务业企业占比23.9%,远高于制造业的13.9%;而开展创新的服务业企业仅占32.6%,不及制造业的48.2%。服务业创新不足不仅影响生产率提升,更不利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三、我国企业创新面临多重阻力,创新能力短板凸显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进入了爬坡、攻坚阶段,正面临多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创新成果的保护方式落后,创新人才匮乏和成本居高不下,开放与合作创新水平不高。

  (一)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不足

  伴随创新产出数量的快速增加,我国企业开始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已有45.4%的企业采取了知识产权保护或相关措施。以制造业为例,2013-014年末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达43.7万件,对最主要的主营产品拥有品牌所有权的企业占比也达到33.3%。

  但是,当前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比较单一化、层次不高,保护创新成果的能力亟待提升。国际上比较通用、也相对便利的创新成果保护方式是将创新成果直接申请专利、商标或版权登记,更高层次的保护方式还包括:形成技术标准、发展难以复制的复杂技术等。但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将“技术秘密内部保护”和“发挥时间上先发优势”作为最常用的保护方式,相应的占比达12.3%和17%;而申请过专利的企业仅占7.3%,形成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企业仅占6.3%,应用难以复制的复杂技术的企业低至2.5%。

  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均相对落后,更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不尽完善。过去对一些侵权行为的处罚不力,导致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加上受一些行业技术特点影响,企业只好选择内部保密或“打时间差”这类保护方式。

  (二)企业创新人才匮乏,创新成本过高

  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门槛的特点,创新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遭遇一些特定的阻碍因素。此次调查了12项阻碍因素7发现:除动力不足外,人才匮乏或人才流失、创新成本过高是当前制约我国企业创新最突出的两类因素。

  在企业家看来,“人”是影响企业创新成功的最重要因素8;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已成为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第一大阻力,影响的企业占比达22.4%。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状况与我国已成为R&D人员规模世界第一大国的优势地位9极不匹配。究其原因,既与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落后有关,也与科研人员市场化流动不足,人才培养缺乏创造性、包容性,人才引进机制缺乏灵活性等因素有关。
  
  创新成本过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制约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另一大阻力,影响的企业占比达16.1%。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稳定的创新投入,但过高的创新成本会让企业难以承受,能力成长难有突破。创新成本主要体现为研发成本,也涉及创新活动相关的财务成本、制度成本以及各种形式的机会成本。对我国企业而言,造成研发成本高的原因不仅在于基础薄、门槛高、风险大,还在于真正的核心技术买不到、也买不起,也与一些公共补贴或引导基金的实际执行效率不高、带动效应不强有关。同时,涉及税收减免、投融资体制、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多种制度成本也会加剧部分企业投入创新的隐性负担。
  
  此外,调查还显示:企业创新普遍缺乏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的支持,反映出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体制性壁垒也十分突出。如,缺乏银行贷款的私营工业企业占比达15.4%,明显高于国有企业9.2%的水平。

  (三)创新的开放与合作程度不足

  创新活动存在三类失衡现象,反映出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创新的能力不足。一是我国企业多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较少,直接引进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难。在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中,内部研发占比56.8%,明显高于外部研发的13%。能够直接从外部获取技术的企业比重仅为5.7%,说明传统的技术引进方式难度加剧。二是创新费用上,存在内部研发与外部研发的支出比例失衡。内部研发支出高达55.8%,而外部研发仅占2.8%。三是依靠独立开发与合作开发实现创新的比例失衡。独立开发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76%,而各类合作开发的企业占比均不高于10%。

  企业开展创新合作的意愿也不强,围绕创新链的合作相对不足。仅20.1%的企业有过创新合作(服务业更低至12.2%)。较低的创新合作程度与创新活跃度高度相关——开展创新活动越少的产业或企业,创新合作的水平也越低。同时,企业更愿意选择供应商(占36.1%)、客户(占45.4%)等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而对高校(占29.2%)、研究机构(占19.6%)、政府部门(占11.2%)以及风险投资(占1.5%)等处于创新链上的伙伴选择比重普遍较低。这与不同合作伙伴对企业创新价值的贡献存在差异有关10,说明企业对科研机构创新资源的利用不足。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企业创新生态网络的扩展,还将加剧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脱节。

  我国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深度也十分有限。从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看,认为高校和研究机构信息重要的企业分别排在14种信息来源的第12位和第10位,说明高校和研究机构掌握的信息资源与企业需求脱节,不被企业认可。从产学研合作形式看,大多以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或研究机构人员到企业兼职为主,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的比重并不高。这说明当前产学研合作仍以解决临时性科研项目为主,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四、结论与启示

  (一)我国企业创新已进入规模提升、形式多样、潜力强劲的快速发展期,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已初具规模,呈现出了各行业并发、多种类型并举、多种方式和信息来源并存的新局面。由于多数企业家逐步重视创新作用,创新持续带动新产品的市场扩张,我国企业创新的增长潜力十分强劲。随着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持续涌现,企业创新活动在规模、形式、潜力上的发展态势有利于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也将助力我国若干产业迈向中高端。

  (二)创新活动仍然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效果难以凸显削弱了企业创新动力,创新表现的内部、外部差距都较大

  我国企业创新虽然在近几年发展提速,但总体创新活力仍显不足,具有一定质量和效率的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的广度和深度都亟待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创新的活跃程度、投入强度,还是创新的直接效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在国内,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企业创新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内生动力,尚未真正进入到依靠创新脱颖而出、引领企业持续成长的发展阶段,这主要与当前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的利润改善效果难以凸显有关。主要原因既受制于企业自身的“后发劣势”和创新的高风险,也因创新外部环境中的市场机制扭曲,降低了创新活动的潜在收益,加剧了高质量创新要素在不同部门间的配置失衡。
  
  要让不创新的企业投入创新,也让创新的企业更好地获取创新收益,离不开政府正确、高效地发挥作用。政府应尊重创新活动的市场导向规律,既不能代替企业和市场做判断、定路线、配资源,也不能以硬性考核个别中间指标的方式来评估短期内的创新成效。特别是在营造创新环境的过程中,政府重点要破除因干预不当或监管缺失造成的制度壁垒或政策歧视,扭转部分领域创新资源的低效配置,减少非市场行为对创新的“挤出效应”,壮大创新群体。

  (三)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进入爬坡、攻坚阶段,补好“创新短板”需要政府积极借力
  
  经历了数十年的后发追赶,我国企业已逐步积累了成本创新、模仿学习、集成创新等多种能力,但在原始创新、开放合作、创新成果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不仅如此,创新人才匮乏、创新成本居高不下的创新阻碍更成为能力升级的重要瓶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增长动力的阶段转换开始,客观上要求创新能力尽快实现从“跟踪、并行”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的跃迁。为此,改进传统的创新方式,补足创新活动的多重短板,已成为当前企业能力爬坡、转型攻坚的紧迫任务。
  
  补好企业创新“短板”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借力,五个方面的政府作用亟待增强。一是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力度,切实降低维权成本,保障创新的合理、正当收益。二是改进创新人才的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家的创新素养。三是多措并举地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如:增强对小企业、私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减税力度,提高政府引导基金对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和运作效率等。四是从资源共享、要素流动、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创造条件激发企业通过开放与合作创新提升能力,扩大创新网络。五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公平竞争、监管约束及价格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倒逼”,推动更多自下而上的社会创新。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 熊鸿儒  转载自中国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网址:http://www.waterinfo.com.cn/Introduction/

  注释:
  1、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对全国企业创新情况进行了大样本调查,调查的时期资料为2014年度,调查对象覆盖所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有效样本量合计近4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8万家,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0.9万家,省级以上金融业企业0.2万家,其它服务业企业5万家。
  2、此次调查的“创新活动”是指为实现创新而进行的科学、技术、组织、商业等各种活动的总称,其中创新是指企业推出了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产品或工艺,或采用了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或营销方法。
  3、基于此次调查与2007年国家科技部与统计局对全国工业企业2004-2006年创新活动情况调查的比较。
  4、技术创新实现度是指在那些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成功推出了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企业占比。
  5、调查对产品创新的新颖度依次为:无创新、本企业新、市场新,市场新包括国内市场新、国际市场新。
  6、此次调查所指的“创新活动”不仅包括已成功的,也包括正在进行或中止的;它本身可能具有新颖性,也可能不具新颖性却是实现创新所必需。
  7、这12项主要阻碍因素按照影响企业占比依次为: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没有创新的必要、创新成本过高、缺乏技术信息、缺乏银行贷款、不能确定市场需求、缺乏内部资金、缺乏市场信息、缺乏风险投资、难以找到创新合作伙伴、创新成果被低成本模仿、市场已被占领。
  8、调查显示:对于创新成功,高素质人才(45.3%)、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42.6%)、员工对企业认同感(40.3%)及激励措施(38.7%)等与人相关的因素得到企业家相对较高的认可度。
  9、2013年,我国R&D人员规模的全球占比已达30.5%,居第一位。
  10、调查显示:企业对供应商(19.2%)、客户(26.9%)的创新价值认同比对科研机构、专业组织(10%以下)的认同度更高。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研究所介绍 |
本网站内容未经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许可 不得转载或引用
Copyright www.bijia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 苏ICP备13047341号 你是第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