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资料库
比较研究
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
社会组织
商会协会
政府治理
政策法规
  学术通讯
首页学术动态
郁建兴 在时代变局中融合发展


—— 序《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

  来源:浙大社会治理 2021.5.15

  汤可可、浦文昌先生高人大德,时常给我教益。他们的大作《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我不胜惶恐,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却之不恭,只好把序言理解为先读者给后读者的一个介绍,就此写上几句。

  当前,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中办发〔2015〕39号),拉开新一轮政会脱钩改革的帷幕。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发改体改〔2019〕1063号),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脱钩改革。脱钩改革后行业协会商会应如何发展,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关系应如何重构,等等,构成了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的新议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对行业组织发展史的研究可以知古鉴今。阐释行业组织发展历程、治理变革和职能演变,理解其发展的历史动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一般规律,更加合理地定位新时期行业组织的角色和功能,更为有力地推进行业组织高质量发展。我国行业组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总体上可以将行业组织史划分为封建行业组织和近现代行业组织两大发展阶段。封建行业组织服从官府掌控,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近现代行业组织是依法设立的自治性机构,具有民间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等特征。从封建行业组织向近现代行业组织的转型发展,是各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无锡市有历史记载的行业组织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创设的酒酱业的酒仙殿、药材业的药皇庙。以此为起点,无锡行业组织沿着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轴,向当下延伸。《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一书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分析,该书一方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无锡行业组织起伏发展、组织治理和功能发挥情况,另一方面揭示了影响无锡行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相叠加,我们可以从时代变局与行业组织的起伏发展、借鉴融合与行业组织的创新发展两个维度,勾勒和理解无锡行业组织的近现代演变及其历史动因,基于此,可以对无锡市乃至我国行业组织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些思考和判断。

  一、时代变局与行业组织的起伏发展

  我国近现代行业组织的兴起与早期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而其发展演进则始终表征着经济社会的大变局。在本书中,无锡行业组织的发展被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公所、会馆的转型演变(1912年以前),同业公会的改制重组(1912-1927年),同业公会的职能扩展(1928-1937年),同业公会发展的曲折起落(1938-1948年),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8年),发展沉寂(全体被撤销)(1958-1980年),恢复发展(1980至今)。其中,第一阶段是近现代行业组织的形成期,后五阶段是其发展期。本书对各阶段行业组织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了阐释,从中可以看到经济、战争和政治三大因素对行业组织发展的重大影响。

  从经济因素看,商品经济发展是行业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有历史记载的无锡行业组织始自清乾隆年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一定规模,可见无锡行业组织从一开始就具有近代行业组织特征,与由欧洲中世纪行会转型而来的商会、行业协会相接近,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工商经济的产物。明代中后期,无锡已成为东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清朝末期,无锡大量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同业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公馆、公所等行业组织。20世纪初,民族资本工商业发展,无锡经济快速增长,为商会和同业公会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无锡的工商同业组织发展到近百家之多,几乎所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行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同业组织。

  改革开放后,行业组织恢复发展,无锡行业组织于1980年开始重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后,民营经济开始大发展。行业组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不仅既有行业组织的会员结构发生变化,吸纳个体私营商户为会员,而且纯粹由私营企业组成的民间商会也逐渐兴起。无锡行业组织在这一时期增长较快,据本书中数据,无锡市财贸系统1990年有行业协会8家,当时会员主要由国有集体单位组成,之后因个体私营商户迅速增加,为加强行业管理,又组建了一批行业协会,到1995年时,财贸系统的行业协会总数已达到17家,这些行业协会吸纳了众多个体私营商户。

  从战争因素看,战争对经济基础和市场秩序的破坏对行业组织发展造成严重打击。本书特别关注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行业组织发展的影响,认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华侵略,造成无锡工商业无以复加的严重破坏,商会、同业公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被毁坏殆尽,商会、同业公会在无形中瓦解。抗战胜利后,工商组织重建,它们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帮助工商企业恢复发展经济,但在内战爆发的大环境中,整个经济发展环境遭到败坏,加上通货恶性膨胀,地方工商业很快衰落,整个社会经济滑向崩溃边缘,商会和同业公会也在与政府的摩擦中逐渐走入困境。战争时期,行业组织丧失发展的基础,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工商企业恢复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同时参与救亡图存、劳军慰军、救济难民等工作。

  从政治因素看,制度环境直接决定行业组织结构布局和功能发展。近代以来,行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业组织的存亡。我国政府对行业组织的管理规范始于1904年清朝商部颁布的《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该政策颁布后,朝廷大力倡议商会发展,在短短几年间,全国各地设立商会近千个,无锡锡金商会即为其中之一。民国时期,北京政府于1915年颁布《商会法》,1918年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及《工商同业公会规则实施办法》。这些法规对商会和工商同业公会的设立、组织治理、职能作用等做出规定,促进了传统会馆的改造与转型。对此,本书中写道:“在《工商同业公会规则》得到实施,同业公会普遍建立的情况下,在无锡这样的新兴工商业城市,传统会馆都已实现向同业公会的转型重组。”

  新中国成立后,制度环境对行业组织发展的影响同样突出。经过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后,1952年,同业公会被中共中央定位为专业性组织,归由工商联领导,不再是行业的代表性机构,其与会员单位的联系被切断,职能被政府部门和专业公司替代,最终丧失行业自治权。改革开放后,重建行业组织成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要求。但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工作仍然由政府主持,因而产生了一批体制内行业协会。民间行业组织直到80年代末才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随着行业组织的作用日渐突出,政府对行业组织的态度逐渐改变。1997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印发《关于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行业协会试点的方案》的通知(国经贸[1997]139号),首次明确了试点行业协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明确了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方向。嗣后,政府还推进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鼓励和规范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推动下,行业协会商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据本书中数据,从1986年开始,无锡市行业协会数量迅速增加,到1990年底已达36家,是1985年的9倍;2019年,无锡市共有行业协会商会169家,其中85%在2000年以后建立。这些数据以及本书中详细刻画的无锡行业组织发展历程,清晰展示了政策对行业组织数量和功能发展的影响,充分揭示了制度环境之于行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可以说,无锡行业组织史是我国行业组织史的一个缩影,而行业组织的近现代史则是我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在无锡行业组织起伏发展的生动画卷中,不难窥见行业组织发展的面貌,而且能够感受到时代洪流的汹涌澎拜。

  二、借鉴融合与行业组织的创新发展

  我国近代行业组织的显著特征是对封建行业组织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不是内生力量推动下的自我创造,而是受外来力量的影响。近代行业组织形成伊始便具有这一突出特征。如本书中所言,“鸦片战争之后,进入中国通商口岸的外国商人先后设立数十个洋商商会,对中国绅商不无启迪”。《商会简明章程》也在学习借鉴国外商会的背景下出台。嗣后,北京政府颁布的行业组织法规,同样体现了对国外商会发展模式的借鉴,比如要求行业组织到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接受政府统一管理,要求行业组织订立章程,依据章程开展活动,通过公举产生组织负责人等。这些法规推动了传统行业组织向近代行业组织的转型,铸造了近现代行业组织开放学习、兼容并包的品格。

  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即是一部无锡工商行业组织不断借鉴融合各方经验、寻求创新发展的历史。20世纪初期,在政府政策推动和部分洋行、商会的示范下,无锡行业组织开始转型重组,“这一时期的无锡同业公会,大多建立起了包括民主选举、议事表决、内部管理、监察等在内的组织管理制度,向现代社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曲折发展,行业组织在改革开放后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组织的角色和功能,成为崭新课题。对此,许多地方开展了积极探索。无锡市采取多种措施借鉴同行做法、融合创新,促进行业组织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广泛吸纳各方观点、进行地方政策创新、改革管理体制。

  为集聚智慧、凝聚共识,无锡自2001年起连续举办10次“中国(无锡)民间商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民政部门社团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就行业组织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这不仅对无锡市,而且对全国行业组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策创新是新时期行业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1999年,深圳经济特区出台《行业协会条例》;2002年,上海市出台《关于本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尝试改革行业组织管理体制。无锡紧随其后,借鉴深圳和上海的立法经验,于2003年制定《无锡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条例》。2010年11月,无锡市工商联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和《无锡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条例》的规定,借鉴深圳等地行业协会商会管理经验,制定出台《无锡市行业协会商会工作指南》。无锡市在行业组织政策创新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做法,有力地保障了行业组织发展。

  我国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分散管理到双重管理再到直接登记的发展。“双重管理”体制确立后,虽然行业组织的登记管理得以统一,但业务主管单位仍由不同职能部门担任,分散管理问题仍然存在。2004年,浙江省嘉兴市对行业协会商会进行归口管理。2006年,无锡市政府出台《无锡市促进行业协(商)会发展的若干规定》,确定工商联是经济类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同业公会等)等行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为落实这一工作,无锡市工商联先后多次组织市发改、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部分行业协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城市行业组织先进的运作理念和成功的办会经验。自2007年6月开始,无锡市行业协会商会开始实行“归口管理”,无锡市成为为数不多的实现“二元化”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的城市。

  汇众人之智、采百家之长,是无锡行业组织发展中的鲜明特色,也是无锡行业组织能够形成地方特色,在全国行业组织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无锡行业组织的这种借鉴融合发展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行业组织开放学习、不懈努力的可贵精神。

  三、历史经验与行业组织的未来发展

  我国行业组织既博采众长又特色鲜明,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意义上的行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发展过程中又几经周折。受此影响,当前行业组织的总体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行业组织总体能力较弱、功能发挥不到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不仅如此,新一轮政会脱钩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大量行业协会商会的生存环境,其中部分协会商会面临转型发展问题,其生存和发展中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行业组织未来应如何发展,如何才能成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如何发挥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这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无锡行业组织发展史表明,行业组织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明显影响,一是时代变局,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和平时期,政策影响尤其关键;二是借鉴融合,即在开放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创新。行业组织的未来发展,同样需要关注政策和学习两方面因素。

  从无锡来看,一方面,政府需要保持一贯的重视行业组织发展的态度,积极开展政策创新,尤其需要在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和购买服务方面加大力度,为行业组织赋权赋能;另一方面,行业组织需要扬长补短,在巩固和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加强同行学习,向国内外优秀协会商会借鉴成功做法,积极加强组织治理、提高服务会员、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全国层面上,行业组织的未来依系于政策创新和借鉴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创新成效显著,行业协会商会不仅可以“直接登记”,而且可以“一业多会”;政会脱钩改革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协会商会民间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规范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行业协会商会的制度环境不断明确和优化。然而,放眼未来,行业组织发展还面临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不明、总体结构布局不清、职能空间有限等问题。以行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为例,国外行业组织发展存在法团主义和多元主义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将商会定位为公法人,将协会定位为私法人,形成较完备的行业组织层级制度,建立起制度化的政府与行业组织合作关系;后者将协会商会定位为非营利法人,允许其自由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其效用。我国行业组织构成复杂、体系宏大,但其功能定位、与政府的关系等基本性问题还没有完全厘清,缺乏对行业组织发展的顶层设计,相应地,具体政策中模糊和冲突内容较多。从总体上看,行业组织的政策创新空间还很大。不断优化完善政策,尤其是明确行业组织的角色和功能、合理划分行业组织与政府的边界、进一步放宽行业组织的登记注册门槛,是优化行业组织结构布局、促进其功能发挥的必然要求。

  借鉴融合对于我国行业组织发展来说,同样不可缺少。正如《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所描述的,行业组织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外经验的影响。我国国土辽阔,地方经济形态不一,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组织发展模式,为行业组织相互学习模仿提供了资源,无锡行业组织史充分证明了在向同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重要性。行业组织的未来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国际行业组织发展经验,需要基于我国实际需求学习借鉴其中有益成分,同时,需要加强对我国行业组织发展经验的总结提炼,促进国内行业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行业组织共同成长。

  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发现”了苏州档案馆中的苏州商会档案,后来他指导研究生马敏写出毕业论文《辛亥革命时期的苏州绅商》,苏州商会自此成为历史学、商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汤可可、浦文昌和王海宝等诸先生久居无锡,不但熟知无锡行业组织发展历史,而且他们自己就是历史中人,见证并参与了无锡行业组织发展的多个重要事件。如果说章开沅、马敏、朱英等先生所在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商会史研究重镇,笔者和周俊、沈永东、张建民、宋晓清等(分属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温州大学等)近20年间形成的研究团队,是当前我国民间商会研究的领先团队(吴敬琏先生语),那么汤可可、浦文昌和王海宝等诸先生在行业组织、商会研究中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融通,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仍然勇猛精进,著述不辍,写出了这部煌煌大作。基于这样的理由,我郑重地向行业组织管理部门、行业组织、行业组织研究者和关心、关注行业组织发展的各届人士推荐《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一书,也期待更多研究者加入行业组织研究,共同推进行业组织事业。

2021年元旦于浙江工商大学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研究所介绍 |
本网站内容未经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许可 不得转载或引用
Copyright www.bijia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 苏ICP备13047341号 你是第 个访问者